存款利率再降,哪里還有“高息”機會?
題圖來自:視覺中國
【資料圖】
近期,個別小銀行調降存款利率,引發(fā)了市場關注,也引發(fā)了儲戶的普遍擔憂:擔心大中型銀行會跟進,擔心已然不多的存款利息再次變少。
大家之所以如此焦慮,也是關心則亂。據央行數據,截至2023年2月末,我國儲蓄存款余額127.32萬億元,同比增長18.3%,增速創(chuàng)近十年來新高。儲蓄存款高增的背后,是一些人將節(jié)約的消費支出轉化為存款,一些人贖回基金轉入存款,一些人將理財到期款轉入存款,還有一些人將房子變成了存款。
面對高不確定性的環(huán)境,越來越多的人將存款當作財富避風港,自然對存款利率波動格外關注。
要了解存款利率變動,先要了解存款利率定價機制。
2022年4月,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,主要參考10年期國債利率和1年期LPR利率的趨勢進行存款定價。2022年全年,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中樞下行,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(LPR)下降了15個基點(0.01%為1個基點),相應地,存款利率也于4月和9月做了兩次下調。
參照10年期國債利率和1年期LPR利率報價進行存款定價,目的在于穩(wěn)定銀行息差水平,確保銀行可以靠內源發(fā)展補充資本、計提撥備,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。
從現實中看,存款利率雖有兩次下調,銀行息差仍在收窄。2022年末,商業(yè)銀行凈息差1.91%,同比下降17個基點。存款利率下調之所以沒能止住息差收窄趨勢,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存款定期化趨勢強化,即高利率的定期存款占比提升,抵消了存款利率整體下調的影響,不少銀行2022年的平均存款成本不降反增。以工商銀行為例,2022年平均存款付息成本為1.75%,同比提升0.13個百分點。
進入2023年,在存量貸款利率重定價效應下,銀行凈息差繼續(xù)收窄。以平安銀行為例,2023年1季度營業(yè)收入同比下滑2.4%,財報解讀為“主要是持續(xù)讓利實體經濟、凈息差有所下降,以及債券和外匯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”。
面對息差持續(xù)收窄的壓力,4月以來部分小銀行再次下調存款利率,引發(fā)了廣泛關注和擔心。目前來看,此次存款利率下調,更多地屬于個別現象,不具有行業(yè)普遍性,預計也不會有大行跟進。
先看官方的回應。面對小行下調存款利率,近期央行在發(fā)布會上回應表示,“近期主要是上次沒有調整的中小銀行補充下調,也有一些銀行是在春節(jié)前后存款利率上調后的回調?!贬尫诺男盘柡芮逦簜€別現象。
可能看起來不好理解,明明息差壓力仍然存在,為何大行不會跟進呢?
主要是不滿足存款利率定價機制的調整條件。當前,10年期國債收益率水平依舊高于2022年平均水平,1年期LPR也連續(xù)8個月保持不變,在這種情況下,雖然銀行依然面臨著較大的息差壓力,但降低存款利率顯然還不是可選項。
此外,隨著經濟逐步復蘇,貸款融資需求回暖,貸款利率有望觸底回升,緩解銀行息差壓力。同時,調降存款利率事關民生,也關系到金融市場利率趨勢走向,大行的最佳策略還是邊走邊看、等待復蘇,不會輕易為之,也不能率性而為。
回到小行調降存款利率,主要原因是無關大局,在此基礎上,則是緩解息差壓力。
2023Q1,金融機構貸款同比多增2.3萬億,背后更多是在政策靠前發(fā)力指導下,大中型銀行以價換量搶份額所致,即貸款打價格戰(zhàn)。據央行數據,2023年3月新發(fā)放企業(yè)貸款加權利率為3.96%,比同期中期票據利率還要低。此外,部分央國企的長期貸款利率甚至降到2%以下,太卷了。
價格戰(zhàn)背景下,中小銀行的貸款定價不占優(yōu)勢,放貸困難,富余資金更多選擇債券投資,而債券的利率較低。在這種背景下,中小銀行承受較大的息差壓力,也面臨多余存款無處“安放”的窘境,不擔心存款流失,對于調降存款利率的迫切度也就更高。
回到行業(yè)層面,稍微看長一點,經濟復蘇是確定性事件,疊加全球高通脹的環(huán)境,市場利率大概率會緩慢上行,存款利率非但不會繼續(xù)下調,還會企穩(wěn)回升。
另外,大家之所以如此關注存款利率,很大程度上因為這兩年存款成為階段性的投資重點,基金不靠譜、理財似乎也不靠譜,又不想或買不起房子,只好把錢放到存款中吃利息。
但站在中長期視角,存款的缺點是跑不贏通脹,資金涌入存款也是無奈之舉。在此背景下,很多人都很懷念理財剛兌時代,懷念那些動輒4%-5%的保本保息理財產品。問題是,在投資領域,既保安全又保高收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。我們要做的不是繼續(xù)尋找或期盼這類資產,而是盡快扭轉觀念。
剛兌時代的低風險、高收益資產,最典型的是房地產企業(yè)貸款和地方政府平臺類融資。作為高杠桿、快周轉的行業(yè),房地產企業(yè)可以支付8%以上的融資利率,且在房價普漲環(huán)境下風險很低,那么銀行就能包裝出來4%以上的理財產品,保本保息,還能賺個差價。但房地產和土地財政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,金融體系持續(xù)面臨著優(yōu)質資產荒,在這種環(huán)境下,即便沒有資管新規(guī),低風險、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也一去不復返了。
對于投資者而言,要適應投資產品低波動低收益、高收益高波動的時代。存款,就是典型的低波動(零波動)低收益的產品,我們不能指望靠存款實現長期的財富保值增值;而要追求更高的收益,就要忍受高收益產品天然的高波動性。其實,對長期投資者而言,高波動不等于高風險,零波動的存款因跑不贏通脹反而有財富貶值風險。
存款,終究只是一個投資選項而已,拋開存款,還有很多投資產品可以選擇,也理應去選擇。前提是我們先要去了解這類產品,先認知、再投資。
本文由公眾號“薛洪言微語”原創(chuàng),作者為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
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虎嗅立場。未經允許不得轉載,授權事宜請聯系 hezuo@huxiu.com
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,都在虎嗅APP
關鍵詞:
[責任編輯:xwzkw]
相關閱讀
- (2023-05-01)存款利率再降,哪里還有“高息”機會?
- (2023-05-01)當前頭條:2023年蘇迪曼杯中國隊參賽運動員名單公布
- (2023-05-01)【環(huán)球熱聞】小米cc9e防水級別_小米cc9e防水級別
- (2023-05-01)訂單暴增名單來了!8大行業(yè)合同負債大漲50% 23家公司增超3倍
- (2023-05-01)沃爾沃EX90,開創(chuàng)新時代的豪華SUV,出行更加舒適!_環(huán)球今日報
- (2023-05-01)2023年福建事業(yè)單位招聘公告匯總(5月)
- (2023-05-01)消息稱蘋果 watchOS 10 將包含以小部件為重點的改進設計
- (2023-05-01)長安大學化學及怎么樣專業(yè)是什
- (2023-05-01)警惕感染!剛剛中疾控緊急提示! 最資訊
- (2023-05-01)龍蝦香飄萬家——吉水縣舉辦大美吉水˙清水龍蝦品鑒匯活動
- (2023-05-01)瘦肚子方法3天見效_3天見效瘦肚子方法有哪些
- (2023-05-01)陽臺適合種什么花草好看又好養(yǎng) 陽臺種什么花草比較合適|報資訊
- (2023-04-30)郵政編碼格式不正確_郵政編碼格式怎么寫
- (2023-04-30)天天快資訊丨《火影忍者》誰掌握的忍術最多?不是二代目,不是卡卡西,而是他
- (2023-04-30)瘋狂猜歌名7個字的歌名(瘋狂猜歌7個字歌名)-觀熱點
- (2023-04-30)焦點日報: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發(fā)改委原主任黃方方,被“雙開”
- (2023-04-30)我是一只魚作文片段_我是一只魚作文 當前快看
- (2023-04-30)《幽卡爾·瓦艾莉特:群魔聚集之地》第三期 全球今日訊
- (2023-04-30)孫敏杰
- (2023-04-30)速訊:瓜叔必發(fā):基爾無欲無求,達姆施塔特搶分保榜首
- (2023-04-30)ChatGPT評21世紀10大中場:齊祖第一,蘭帕德第四,魔笛第六
- (2023-04-30)山理工學校怎么樣全國排名的最新消息 快播
- (2023-04-30)蒼南全市第一 ?。?!_世界熱文
- (2023-04-30)環(huán)球新資訊:刷爆朋友圈的金山城市沙灘國際音樂煙花秀,5月2日晚還有一場
- (2023-04-30)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 西南財經大學_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-天天新動態(tài)
- (2023-04-30)廣州市創(chuàng)新開展“一手房帶押過戶”|世界聚看點
- (2023-04-30)焦點滾動:破除流量焦慮,用好的廣告內容,撬動好的生意
- (2023-04-30)系好假期“安全帶”|天天熱議
- (2023-04-30)最新消息:三大上市豬企一季度虧損同比收窄,牧原、溫氏營收增幅超三成
- (2023-04-30)8000個細菌_一口吃8400個細菌